“我昨天走了12400步,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换了1块多公益金,一个月下来我能捐30多块呢。” 陈小姐向身边人展示了她的捐步页面。

陈小姐参加的是由调养家app和养生行走俱乐部万步荟联合推出的“为爱行走”活动。“为爱行走”活动在今年4月份上线,参与者每行走一步,万步荟都会将相应的善款捐赠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无限极快乐足球”项目。自从参与了这个活动,每天坚持行走一万步,并将步数兑换成公益金进行捐赠已经成为陈小姐的生活习惯和常态。

“我觉得这个活动特别好的一点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还为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做公益的渠道,只要你愿意动起来就能帮到别人,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更有动力出门运动了。”陈小姐这样说。

明星参与,让全民公益成热潮

调养家与万步荟联手打造的“为爱行走”活动,是近年很热门的公益模式。它一方面以青少年公益为重心,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募捐,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但又和传统的公益相区别,它以“运动+公益”的模式,打造了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低门槛公益。

近几年,关注公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而青少年公益的发展,更是得到了重视。中国慈善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捐赠收入过亿元的基金会数量共64家,比2016年增加了19家,增幅达到23%。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免费午餐等为代表的青少年公益项目则最受公众青睐和认可,是全民公益发展的大趋势。类似调养家“为爱行走”活动的低门槛“运动+公益”模式已经成为青少年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少名人明星也借助着这种“运动+公益”的模式为青少年公益发展助力。

1561971297.png

篮球明星姚明退役之后,启动了“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球星参加自己的“篮球慈善赛”,通过售卖门票、慈善拍卖等方式为姚基金筹款。姚基金将所筹得的善款用于贫困地区学校的篮球项目建设,包括购买篮球器材和运动装备、选拔和培训志愿者去乡村进行篮球支教、举办层级联赛等。姚明的坚持,让“希望小学篮球季”惠及了超过92万热爱篮球的青少年,也推动了贫困乡村地区体育教育的发展。

奥运冠军何雯娜也多次参与慈善活动,前不久曾携手1000多名跑者一起参加公益彩色跑。彩跑是一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国界,全民都可以参与的运动,被称为“地球上最快乐的赛跑”。它倡议大众多多关注贫困地区青少年生活,所筹得的赞助款,也会被用于送课下乡、情亲陪伴等活动,帮助丰富贫困地区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在姚明、何雯娜等众多明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成长。这种关注,不单只聚焦在青少年物质生活成长上,也重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推动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明星效应也让公益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公益中去,掀起了一股全民公益的热潮,推动“人人公益时代”的到来。

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益触手可及

除了明星,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也开始关注青少年公益,并将运动+公益的模式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北京马拉松“益呼百应”公益跑通过举办人人参与、共同公益的赛事,带动大众支持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特步推出“亲子公益跑”活动,为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赠运动装备;善行者百公里徒步活动,聚焦贫困地区青少年生活;上海联劝每年都会举办“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旨在多个儿童和青少年领域的民间公益项目筹款......

为了避免形式内容同质化、让活动更有趣,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这些机构往往还会推出一些非常新颖的活动形式。比如腾讯公益今年首次尝试了“公益直播”,以直播互动的形式,倡导大众关注公益、献出爱心。

一直在坚持活动内容创新的调养家也联合万步荟推出了一系列新动作。在调养家的APP上,参与者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步数捐赠给基金会,还可以体验个人参赛和组团PK等多赛制和多主题的行走活动。获得的奖励也不再单一,除了公益捐赠,还有积分奖励、礼品兑换、活动抽奖等,大大调动了参与者的热情。

和腾讯直播一样,调养家的活动同样具有很强的社交性,在调养家APP上,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行走花絮,也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参团、还能发现“附近”志同道合的行走爱好者。通过线上的社交,调养家将原本互不相识、如同孤岛般的行走爱好者连在了一起。

对于面向全体大众做公益的调养家来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公益不再受地域和形式的限制,无疑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只要一部手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步行随时随地参与公益。

15619632040.jpg

人人参与,才是公益

“现在的公益参与门槛低是件好事,”作为调养家的忠实用户,徐先生和我们聊了聊他对调养家公益模式的看法,“以前我想做公益,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很方便了,下载一个手机软件就有做公益的渠道,参加的方式也特别简单,只要走走路或者跑个步,就能献爱心,公益活动终于没有再把我们这种普通人拒之门外了。”

在互联网和多个社会机构的助力下,运动和公益迎来了大融合,这些运动类的公益项目,不会对参加人员设限制,而是一直在强调全体参与、人人公益。运动+公益的新形式,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公益捐款捐物的认知,也赋予了公益新的理念:即大众的参与度最重要,公益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反而成为了人人都能参与的事情。

随着公益的门槛越来越低,普通人做公益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现在,人们只要通过步行和跑步等运动,就能为公益献上一份力,人人参与公益真正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